这个话题需要追溯两个时间:①2002年;②2019年12月19日。
做出断供决策
2002年,斯沃琪集团创始人海耶克做出一个让瑞士表业懵圈的决策,“将于2006年停止ETA机芯的供应”。这一决策对拥有自产机芯的钟表而言,无足轻重,而对过度依赖ETA机芯且没有自主研发机芯能力的品牌商,可谓晴天霹雳。
附:当时,如日中天的斯沃琪集团认为向与欧米茄,天梭和汉密尔顿等斯沃琪自己的品牌竞争的品牌供应机芯配件是站不住脚的。
饭碗即将被端走,必然对许多制表商造成恐慌,于是众品牌组成联盟,抱团取暖,控告斯沃琪集团的垄断行为。
纠纷持续数年,不得而已,2013年,斯沃琪集团做出让步,和瑞士竞争委员达成协议,使得断供时间得到缓冲,延期至19年12月31日,之后,即2020年,斯沃琪集团可以自由出售ETA机芯,这一协议无疑为众制表商留下一丝喘息的机会。
附:试想,若2006年ETA如期断供,想必对当时那些还不能成气候的制表品牌来说,或许已成往事,随风飘散,而那时的钟表史是演绎千古绝唱,还是钟表业更佳蓬勃有朝气,又或者因缺乏竞相角逐的对象,这个钟表业退出世界舞台,消散于历史长流中。
对机芯禁售令做出反抗
2019年12月19日,COMCO作出决定,“于2020年1月1日起,斯沃琪集团的子公司ETA将禁止向第三方公司(中小型企业不在此决定范围)提供(销售)机芯,这个临时措施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都有效,最终的决定将于2020年夏季作出。除此之外,ETA可以选择性的为这些中小型企业继续提供机芯,但前提是价格不能变动。”
附:个人认为,这个决定无非是榨干ETA现存的价值,真的是应了“枪打出头鸟”。
当然,对于COMCO发出的指令,斯沃琪集团必然做出反抗。
斯沃琪集团指出:“这项禁令完全没有依据,事实上ETA早已不是统芯的最大供应商,头衔真正拥有者应该是Sellita”。
附:本应属于自己的蛋糕,被人分了大头不打紧,现在要将整块蛋糕都端走,而在同行圈中,又没有激荡起浪花,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ETA做出断供决策时,它们开始着手准备
①帝舵使用SW机芯及着手研发自制机芯替代ETA机芯;
②万国将使用ETA机芯的表款全部更换为SW机芯,并多数表款系列已全部采用自制机芯,自制机芯占据全部使用机芯的80%;
③沛纳海全部采用自制机芯。
······
从中,我看到无形的抗争,这种隐忍,一旦爆发,表圈只会更佳蒸蒸日上。
新的依靠
对那些没有太多经费支撑研发的制表商而言,也有新的依靠,即上述提及的Sellita。
Sellita每年生产数百万枚机芯,为众多制表品牌的生存续航。
认识Sellita
Sellita,成立于1950年,曾是ETA的代工厂,在2003年,成功的拥有自制机芯。
众说纷纭,有对Sellita机芯厂产的sw机芯偏见的,有为sw机芯打抱不平的,可能答案不够坚定,事实略显苍白无力。
其实,sw机芯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一击,历经数十年的发展,SW机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品牌的陆续沿用就是最佳的见证者。
虽然sw机芯始终活在eta机芯的影子里,品质如一,如Sw200=eta 2824、sw220=eta 2836、sw240=eta 2834、sw300=2892、sw500=eta 7750等,但这不更能证明,在机芯品质上,sw机芯足以替代ETA机芯,所以大家不能用有色的眼镜以偏概全。
总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万恒不变的定律,但是,若你不作死,别人又能拿你怎么样?